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到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中国快速推进绿证市场建设

来源:M6米乐官网登录    发布时间:2025-05-18 15:38:04

2025-05-18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水平发展的意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水平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色电力消费机制更健全,绿色电力消费核算、认证、标识等制度基本建立。

  绿证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项目所发绿色电力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也是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2017年,中国试行绿证制度,以自愿市场为引导,推动全社会逐步建立绿色电力消费意识。2023年,《关于做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出台,确立了绿证的唯一性、通用性、权威性,绿证有关政策机制逐步完善,绿证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24年,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47.34亿个,全国交易绿证4.46亿个,绿证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制度体系逐渐完备,我国绿证基本实现核发全覆盖,交易规模和用户数量快速扩大,绿证国际互认积极地推进,绿色电力消费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不过,受供需不协同影响,绿证价格不断走低,市场上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被严重低估。

  《意见》从灵活使用户得到满足多样化绿色电力消费需求方面出发,提出了完善绿证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的具体举措。国家能源局上述负责的人介绍,一方面,健全绿证市场行情报价机制。加强绿证价格监测,组织并且开展绿证价格指数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绿证价格指数,引导绿证价格在合理水平运行。另一方面,优化绿证交易机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要求,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绿证交易体系,实现绿证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通。同时,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丰富绿色电力交易品种,推动多年、年度、月度以及月内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建设,使用户得到满足的多样化需求。

  如何更好激发绿证消费?据介绍,有关部门将构建起以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证消费机制,促进更多经营主体入市交易。

  明确绿证强制消费要求方面,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在2024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对电解铝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目标并使用绿证核算基础上,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和数据中心,以及其他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提出绿证强制消费要求,明确到2030年不低于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中等水准;要求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在80%基础上逐步提升。在有条件的地区,分类分档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绿电工厂、绿电园区等,鼓励其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有效支撑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建设;推动将绿色电力消费信息纳入上市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体系。

  针对健全绿证自愿消费机制,在强制绿色电力消费比例之上,将鼓励其他用能单位逐步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同时,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鼓励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跨国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外向型企业逐年提高绿色电力消费比例,主动披露绿色电力消费情况。此外,丰富绿证自愿消费场景,推广绿色充电桩,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绿电;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与建筑融合,建设一批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绿电建筑、绿电社区。

  此外,还将明确完善金融财政相关支持政策,加大绿色金融对企业、产品和活动等开展绿色电力消费的支持力度,强化绿色信贷支持。将绿色电力消费要求纳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研究制定政府采购支持绿色产品政策。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李创军介绍,绿证是国际能源合作交流的重要议题,有力支撑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建设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慢慢的变成了企业未来发展的突出诉求。

  《意见》提出,推动绿证应用“走出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做好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编制。推动中国绿色电力消费标准用于国际绿色电力消费核算与认证,提升标准的权威性和认可度。加快绿色电力消费国际标准编制,推动中国绿色电力消费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支持各类机构及企业针对绿色电力消费的标准制定、认证对接、核算应用等工作与国际社会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引导贸易伙伴认可中国绿证。与国际组织做好沟通交流,加大宣介力度,推动扩大中国绿证使用场景。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构,鼓励行业成立绿色电力消费倡议国际组织,提升绿证对用能企业覆盖面与影响力,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记者 廖睿灵)